魏玛争议:柏林市中心的世界末日讨论!

Transparenz: Redaktionell erstellt und geprüft.
Veröffentlicht am

10 月 22 日,柏林文化论坛将举办有关魏玛争议、歌德《浮士德》和自然问题的讨论。免费入场。

Erleben Sie am 22. Oktober im Kulturforum Berlin eine Diskussion über Weimarer Kontroversen, Goethes Faust und Naturfragen. Eintritt frei.
10 月 22 日,柏林文化论坛将举办有关魏玛争议、歌德《浮士德》和自然问题的讨论。免费入场。

魏玛争议:柏林市中心的世界末日讨论!

2025 年 10 月 22 日,柏林文化论坛邀请您参加一场激动人心的活动,题为“说说,您对世界末日有何感受?”一个。预计下午 6:30 开始,入场时间为下午 6:00。该活动在柏林 Matthäikirchplatz 的 Gemäldegalerie 咖啡馆区举行,重点关注当前的政治和文化争议。魏玛这个象征性地点的历史意义尤其突出,特别是在歌德的《浮士德》及其与当前社会问题的联系方面。

这一事件是魏玛争议的一部分,该争议由魏玛古典基金会发起,旨在反映艺术、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柏林莱布尼茨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伊娃·格伊伦(Eva Geulen)和耶拿马克斯·普朗克地球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于尔根·雷恩(Jürgen Renn)预计将参加讨论。对话将由弗里德里希·尼采学院院长赫尔穆特·海特主持。

一个反思和讨论的夜晚

除其他事项外,该活动涉及歌德《浮士德 II》中创造和毁灭的冲动,并询问如何在人类世、当前自然条件和气候危机的挑战的背景下解释这些主题。参与讨论是免费的,这使得这些重要主题更容易访问。

此前,10月8日,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的学习中心举办了一场音乐晚会,期间讨论了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散文《科内特·克里斯托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路》。死于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的维克多·乌尔曼 (Viktor Ullmann) 将里尔克的故事改编成旁白和钢琴音乐。翻译家克里斯蒂安·布鲁克纳在钢琴家丹尼尔·海德的伴奏下,用这首动人的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音乐体验的入场也是免费的。

魏玛古典主义的背景

歌德和席勒等重要人物所创作的魏玛经典以政治动荡为标志,特别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想,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暴力和不稳定。拿破仑·波拿巴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掌权,并在欧洲打了几场战争。令人惊讶的是,魏玛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基本上没有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这可以归因于他们对革命后果的失望。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将举行的活动不仅将反思歌德的作品,还将成为一个更广泛地讨论当今艺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平台。鉴于有关气候变化和社会正义的争论正在进行,歌德的《浮士德》与当前有关自然条件和人类行为的问题的讨论显示了其持续的相关性。

还计划举办更多与魏玛争议相关的活动,包括关于军事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讲座和会议,这些活动将于 10 月 24 日之前在不同地点举行。由于参加人数可能有限,有兴趣者请尽早报名。

有关活动的更多信息以及与魏玛古典主义相关的有趣主题,请访问 [魏玛古典基金会](https://www.tabularasamamagazin.de/klasseik-stiftung-weimar- Veranstaltungsuebersicht-7-oktober-24-oktober/) 以及 [魏玛古典主义] 的详细说明 古典](https://studyflix.de/deutsch/weimarer-klasseik-epoche-3550)。

另请访问官方 普鲁士文化遗产 了解当前新闻和活动。